内容页搜索

一、新杭绸市

新杭(今属吴江区盛泽镇群铁村)与浙江王江泾一水之隔,在区域上虽为江浙两省分治,而在经济上却一直融为一体。明代,新杭已为一个具有丝绸生产和集散功能的市镇。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》记述王江泾、新杭一带:“近镇村坊,都种桑养蚕,织绸为业,四方商贾,俱居此收货,所以镇上做买卖的挨挤不开,十分热闹。”

清康熙年间(16621722),买绸者携秤到澄溪桥,借韦驼庵贸易。乾隆年间(17361795),高家埭一带始出现绸庄,称老绸庄。嘉庆、道光年间(17961850),绸市移至南廊下。新杭绸市吸收盛泽东南一带农村的绸匹,再经水路外运。宋景和《新杭市》诗中的“估客不辞千里远,新杭桥外卸帆迟”及张燕昌《鸳鸯湖棹歌》中的“估舶连樯千里集,新杭桥外贩吴缯”的句子,描述新杭绸市的兴盛。再从陈毓乾《新杭竹枝词》中“有时千匹万匹练,却上江船汉口行”之句看来,当时新杭绸匹已经溯长江而上,到达九省通衢的汉口,再转销到中原各地。咸丰十年(1860)庚申之役,王江泾毁于兵燹,新杭夷为平地,昔日绸市荡然无存。此后王江泾便一蹶不振,据宣统《闻川志稿》载:“同治初,故老殚力招徕,迄今五十余年,才三百家,不及盛时二十分之一。”

二、黄家溪绸市

明代中后期,黄家溪绸市随着家庭丝织业的发展而兴起。黄家溪位于京杭大运河左岸,地理位置优越,自成一市。《黄溪志》记述明万历年间(15731619)徽商到黄家溪贩缯。

清初,黄家溪已为“烟火千家两岸回”和“井烟望稠密”的绸市。黄家溪绸市有生丝和丝绸贸易。生丝贸易产生丝领投(专事生丝仲卖的居间人)。《黄溪志》云:“买丝者曰丝领头(投),亦有大小之称。其开设牙行代客售丝者,谓之大主人;牵机户来买者,谓之小主人。凡丝经纬粗细任机户自择,然后议价一切交易。”丝绸贸易产生绸领投,每日收绸,卖到盛泽、新杭、王江泾牙行。由此推知黄家溪绸市较小。咸丰十年(1860),黄家溪毁于兵燹,丝绸集市不复存在。

三、盛泽绸市

明洪熙、宣德年间(14251435),盛泽丝织业兴起。至成化年间(14651487),盛泽“居民附集,商贾渐通”。嘉靖年间(15221566),“居民百家,锦绫为市”。明中叶,盛泽绸市相继出现绸行、绸庄和领投业。绸行专事代客买卖,属牙行;绸庄则自资经营,置备现货供客选购;领投是丝绸买卖的中介人,属牙人,领投意为领(机户)投(售绸行)。领投有绸领、绢领之分。盛泽镇上多数经营绸缎,名为绸领;少数经营绢类,称为绢领。领投行业由盛泽人独揽。天启年间(16211627),冯梦龙在《醒世恒言》中描绘盛泽为:“市上两岸绸丝牙行,约千百余家,远近村坊织成绸匹,俱到此上市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,挨挤不开,路途无伫足之隙,乃出产锦绣之乡,积聚绫罗之地。”崇祯《吴江县志》载:“每行日通数百金”,可见当时丝绸贸易之兴盛。

入清,丝绸之利日扩,南北商贾集中到此,盛泽遂成为江南重镇。顺治四年(1647),盛泽称镇。康熙年间(16621722),盛泽“商贾辐辏,居民万有余家,蕃阜气象,诸镇中推为第一”。绸业之兴旺,盛泽经济地位日益重要。乾隆五年(1740),县丞移驻盛泽,以加强管理。乾隆年间(17361722),盛泽绸市发展为“居民百倍于昔,绫绸之聚亦且十倍,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,每日中为市,舟楫塞港,街道肩摩,盖其繁阜谊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”。盛泽绸市交易集中在市河南北两岸,以中段善嘉桥一带最为密集,成为丝绸专业交易市场,称为旧庄,又称老庄面。乾隆《盛湖志》载:“旧庄,向在市河南北大街,四乡业绸,俱赴庄售买。”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三日,善嘉桥南新街口失火,旧庄精华毁于一旦。不久,盛泽绸业界集资在西肠圩建新庄,有房百余间,形成新的交易市场。咸丰十年(1860),浙江濮院、王江泾、双林等传统绸市受到战事重创,而盛泽绸市因地理位置避开了战争锋芒,损失轻微,社会秩序恢复较快,使江浙商贾云集于盛泽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,培元公所又出资,在盛泽新庄两埭之南新建市廛一埭,称南庄,后加筑围墙与新庄连在一起。清末,徽商在庄面东南建徽州庄。晚清为盛泽绸市之鼎盛期,与绸市苏州、杭州、湖州并驾齐驱,盛泽有“小苏州”“小无锡”之称。晚清时期,盛泽镇领业“业此者,凡百数十户,户伙三数人,徒四五人,食宿皆自备,统计达千人。”

清末民国初,逐利而营,业务交错,盛泽绸行与绸庄的界限渐趋模糊,统称“丝绸行庄”。丝绸行庄按丝绸销售方向和服务对象可分为广庄、店货庄和下县庄3类;按习惯经营范围来分有花货庄及素货庄之分。广庄专做闽广帮交易,还经闽广绸商将盛泽绸产转销南洋及印度支那一带。其成交批量大,其实力雄厚,为绸业之首,有汪永亨、源记盛、丁人和、升记、广昌成、春记正、张益源、义昌春、永慎昌等九大广庄。店货庄专销往沪、京、津等大城市的绸缎店铺,如上海之三大祥、老介福及京津等地的谦祥益、瑞蚨祥等“祥”字号绸缎店,特点为品种齐全,质量讲究,批量虽小,但供货及时,售价亦高。店货庄以裕丰祥、保泰、泰记、绮盛、恒余等为代表。下县庄专销江浙一带中等城市、县及县以下镇乡,批量小,多为低档绸。下县庄除了宋怡记、福鑫泰等资金较足外,一般经济实力有限。花货庄经营提花类织物,素货庄经营平素类织物。此外,还有信记、萃康两家专营真丝手帕,称手帕庄。盛泽绸业除吴江(盛泽)人经营外,还有外地人到盛泽经营,称外帮,有甬帮、徽帮、湖(州)帮,(洞庭)山帮及(南)翔帮等。盛泽镇上的领投有100多户,业者有千人。

盛泽绸行(庄)有百家之说,经查资料不同时期开闭的一共计算在内确有此数。民国12年(1923416日《新盛泽》报载:“全邑领照营业的庄号共69家,其余附设庄号不计其数,每年营业统计有一千余万。”民国16年前后,浙江嘉兴绸绢均在盛泽出售。民国247月统计,盛泽镇有领户185家,领投732人,学徒309人。民国35年,盛泽镇盛泽旅沪绸商登记的绸行(庄)有80家,规模已变为小型化,领投仅有30户,行业规模远不如抗日战争以前。民国387月,盛泽镇工商登记的绸行(庄)有77家。

新中国成立初,庄面市面吸收范围东至浙江南汇,南抵浙江新塍,西及震泽,北达平望,较前略为缩小。1952年,盛泽镇登记绸行(庄)77家;领投7户。19531月起,丝绸被列为国家统销商品,中国蚕丝公司苏州办事处在盛泽设立加工收购站,委托供销社及部分绸行(庄)收购土绸;而此时盛泽电机织造业大多改织棉布,由花纱布公司收购,丝织品、棉织品直接外运,不再上市,加以江浙两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化,家庭丝织业萎缩,盛泽镇绸行(庄)因货源问题而逐年停歇。19559月,最后4户领投停业。11月,最后一家合鑫绸布行关闭。庄面因丧失其专业市场功能而关闭,盛泽绸市解体。

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,因江、浙两省公社、大队及个体丝织业发展迅速,竞相织造化纤织物,盛泽渐形成以化纤原料、织物为主,纺机纺器配件为辅的交易中心。1982年底,全国化纤织物普遍降价,化纤织物行销转旺。1983年,盛泽一乡的乡村办丝织厂生产各类化纤织物1400余万米。由于社队(乡村)办丝织厂的原料和产品依赖市场经济的调节,于是盛泽乡及其他各地丝织企业纷纷到盛泽镇上设点,以扩大产品销售。同时,县属及大集体丝织厂生产计划外产品,如丝绸被面、交织品、化纤织物等亦投放市场。各地纺织品经营部门、服装厂及个体户等纷纷应市采购,一时旅馆“人满为患,货贮如山”。18841月,盛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因势利导,疏通流通渠道,批准光明旅馆设立代销业务处,收取1%手续费。5月中旬,再辟盛泽化纤织物交易市场,市场服务部位于大街中段,为买卖双方提供货物寄存、市场信息、业务介绍、转账汇款、合同签证、登记验证等服务项目;交易场所设在大街西段,集中货样,小批量交易,或设摊零售。19861011日,吴江县东方丝绸市场开业。19924月初,工贸合营吴江新达丝织厂电绣商厦开业。至2005年,盛泽东方广场北侧舜新中路“真丝绸一条街”逐渐形成。至201212月,舜新中路有真丝绸经营商店近50家,经营品种有真丝绸面料、真丝围巾、真丝领带、真丝服装、真丝礼品、蚕丝被等,商品的品质和价格符合大众化要求,每日顾客不断。苏州市吴江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云集来自全国各省、市、区的6300余家纺织品公司和商行。盛泽绸市再生,重现“人稠物穰”之繁荣景象。


 

>